在天河人才港,各個階段的創業團隊都可以找到相應的社會機構,成為來天河創新創業必不可少的一站。圖為在天河人才港舉行的讀書分享會。
從亞洲最深的露天鐵礦到三峽大壩,從長江航道導航、疏浚到海底隧道工程,從尼泊爾水源地勘察,到牙買加國家道路網建設,基于高精度定位的南方衛星導航產品應用遍布國內外。從自主研發國內第一臺高精度GPS接收機,到實現最高精度達毫米級的精準定位,南方衛星導航正更準確地“定位”世界。
南方衛星導航是天河科創新力量的代表之一。近年來,天河高新技術企業呈現“井噴”之勢,去年凈增1140家,增長81.3%。平均每6小時誕生1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速度,一掃幾年前的平穩態勢。
一個現象或可解釋天河創新爆發的原因:從珠江新城沿著中山大道一路延伸到廣州國際金融城,放眼望去,孵化器、眾創空間“扎堆”。僅今年上半年,該區新增孵化器和眾創空間25家,累計在孵企業(項目)4168家(個),位居全市第一位。首批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運營評價中獲得“優秀”等次眾創空間有8家,占全市近六成。
作為“超級孵化器”的天河,正源源不斷地為區域發展供給創新動能。接下來,天河區將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淘汰低效低質的產業,改造低效低質的舊村舊廠,加快推進廣州第二CBD天河片區的征拆、天河智谷的規劃建設,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最終推動金融、信息、科技創新、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高端發展,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產業集群。
全球創新鏈中的天河身影
河南農民李建成沒想到他會成為一位“飛手(無人機操控人員)”,更沒想到他的經歷會得到日本國際新聞頻道NHKWORLDNews的關注。今年6月初,該媒體報道了李建成的事跡:一名中國農民,一年的時間從入不敷出轉變為擁有4臺農業無人機、打藥過萬畝田的“飛手”。
李建成生活的巨大改變源于與廣州極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極飛”)農用無人機“結緣”。這家成立于2007年的企業,自2012年開始研發農業植保無人機,如今生產的無人機已經飛到了全國29個省份。
一臺工作效率是人工40—60倍的無人機,每小時作業量可達60畝,改變著傳統農業,也改變著很多如李建成一樣的農民的生活。近年來,極飛更是在日本、澳大利亞等6個國家設立了運營機構,這一“天河智造”開始在全球推廣。
如今提起天河的創新面孔,除了引領風潮多年的網易、UC、佳都等行業領軍企業外,一批如極飛、南方衛星導航等天河創新“新秀”涌現,成為天河的創新擔當。其中,不少企業更是誕生在全球競賽的起跑線上,演繹著新天河創新故事。
他們的迅速崛起有著源頭創新的支持。據統計,該區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04家,市級企業研發機構475家,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52%,規模以上軟件業建立研發機構比例達27%。初步測算,2017年全社會R&D經費支出120.3億元,居全市首位,研發強度為2.8%。
企業創新支撐起天河產業動能升級。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軟件業營收達557億元,同比增長26.9%,對區域經濟增長貢獻預計達30%。軟件業這一傳統強項依舊強勁的同時,天河區的創新產業結構正發生著改變,新一代移動互聯、新一代通信技術、數字內容、云計算和大數據、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領域正成為天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動能。
其中,文化產業正悄然崛起。從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區GDP的比重來看,天河區呈逐年穩步提升的趨勢,2012—2016年,分別為6.90%、6.97%、7.41%、7.42%、7.46%。2017年,天河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總量近三分之一,占GDP比重達7.46%。
作為其中的“快魚”,去年酷狗音樂憑“聽歌識曲”的發明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截至去年已累計申請中國專利近千件。目前,酷狗音樂在手機APP音樂類下載市場排名第一。“酷狗正朝著再造音樂文化產業鏈的方向前進,成為帶動新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該公司副總裁趙海舟說。
同時,坐擁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國家網游動漫基地、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四個“國”字號基地的天河,未來其文化產業的潛力值得期待。
融入街頭巷尾的“雙創”載體
如何在中國市場再現此前產品熱銷盛況?最近,這成為EcoQube項目負責人Kevin面臨的又一挑戰。此前,他和團隊研發的名為EcoQubeC的生態水族箱在美國獲得好評,但對于中國市場他們卻了解甚少。
“實際上,很多海外團隊在當地市場取得了成功,但‘移植’到中國市場后,可能會面臨‘水土不服’,市場表現并不理想。”Brinc國際孵化器中國執行總裁潘俐文說。
2014年,Brinc在香港成立,并于2015年正式布局廣州。據潘俐文介紹,作為孵化器,Brinc的特色在于“中西結合”,僅團隊成員的國籍就超過10個國家。他們了解國際和國內商業模式的異同,對海外團隊的困境可“對癥下藥”。
“我們選擇落戶天河CBD,就因為這里的辦公環境很國際化。”潘俐文希望,通過孵化器“連接、加速、智造、增長”的模式,幫助EcoQube系列項目團隊融入天河,并以此為起點進入中國市場。
如今,天河CBD不再是“高大上”的世界500強巨頭的專屬,在以Brinc國際孵化器、WE+酷窩為代表的一大批孵化器的吸納下,青年創客也有機會在這里施展才智。而這樣的創新勢力更是在天河各地積蓄著創新能量,甚至在不少人印象中相對落后的城中村,如今也成為創客的夢想實現的舞臺。
最近,機智云CEO黃灼剛成為“廣州城市形象國際傳播大使”,而其公司所在地就位于由沙東街村集體物業舊廠房升級改造而成的“眾創五號空間”。在這里,黃灼抓住了他創業之初看到的“特有的機會”,將機智云打造成如今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平臺,服務覆蓋200多個國家。與此同時,該孵化器也獲得國家級眾創空間認定,帶動陶莊路打造成為“互聯網生態家園”。
眾創五號空間正是天河區填補此前眾創空間、孵化器不足這塊“短板”的有力實踐,對比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村里的眾創空間”以高性價比的辦公成本幫助中小初創團隊度過早期資金不足的困境。
記者梳理發現,在2015年,該區還只有11家眾創空間,2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而根據天河區今年年初發布的“雙創地圖”,如今144家“雙創”載體、21家“雙創”服務機構、19家投資機構及2586家高新企業已遍布天河區各個角落。其中,僅天園街道就有16家“雙創”載體。
時至年中,天河上半年再增孵化器和眾創空間25家,8家眾創空間在首批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運營評價中獲得“優秀”等次,占全市的57%。
融入街頭巷尾的“雙創”載體激發著天河的創新動能,推動著該區科技創新能力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提升轉變。
“全球頂尖創客團隊在廣州都能找到!”
幾個月前,來自葡萄牙的HydrUStent公司的CEOAlexandreBarros攜帶著“可降解輸尿管支架”項目來到天河,盡管是第一次來到這里,并不熟悉這里的創新創業政策,但AlexandreBarros卻并不著急。
去年12月,作為天河區重點打造的公益性創新創業人才綜合服務平臺,天河人才港發起了海外項目中國行系列活動,來自丹麥、瑞典、意大利、英國、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的創新項目與廣州資源進行了深度交流。
在這場活動中,AlexandreBarros表達了在中國尋找臨床合作伙伴的需求。在天河人才港的幫助下,如今,該公司已與廣州的冠昊生物開始合作,其項目也將落戶廣州。
同樣,來自丹麥的SIMEDiagnostics公司也與廣東醫谷對接,而該公司CEOPovlVerder也不必擔憂繁瑣的落戶事宜的辦理,天河人才港將提供“管家式”服務。
人才是第一資源。根據天河“1+1+8”產業扶持和科技創新政策可以測算,一位有為青年到天河創業,在3年政策期內,最高可獲得超2000萬元的扶持。有力的政策能吸引人才,而天河人才港的重要作用在于如何讓吸引到的人才能夠留下來,安心創新創業。
在天河人才港5500平方米的服務空間里,從創意萌生、落地注冊、團隊組建、項目路演到融資上市的各個階段,創業團隊都可以找到相應的社會機構,成為來天河創新創業必不可少的一站。
對于港澳臺青年來說,來廣州天河也更加方便。去年10月,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在天河人才港成立,作為廣州第一個港澳青年之家,其目標是打造成港澳青年的圓夢之家。而更早前在眾創五號空間成立的廣州臺灣青年之家,已發揮出加速廣州、臺灣青年交流的作用,僅今年就有270名臺灣學生來廣州進行暑假實習。
“來廣州熟悉了這里的產業和創業模式后,未來我很可能以后會來創業”來自臺灣高雄的實習生洪慈恩說。此外,天河也為港澳臺青年在天河學習、交流、創業、就業、生活方面提供了專項政策支持,將大力促進粵港澳臺在創業孵化、科技金融等領域開展更深層次的互利合作。
而隨著對海外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天河也全力引入全球創新資源。“過去我們服務于國內人才走出去,如今更要把國外人才引回來,為全球引才提供全球服務。”今年4月,中國海外人才服務基地在天河人才港揭牌,據基地常務副主任肖明介紹,這也是華南地區首個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
“全球頂尖創客團隊在廣州都能找到!”隨著全球創新資源的集聚,天河的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來到天河的一位硅谷創客驚嘆道。今年,天河還將再次迎來國際創客節、廣州國際創新節、天英匯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向全球創客展現天河的“雙創引力”。
■專家觀點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郭艷華:
本土創新企業集聚
是天河最根本的競爭優勢
眾多創新企業出現在天河,與天河獨特的區域條件密不可分。相比于廣州三大老區,天河作為新城區,意味著其更容易聚集新的產業、新的創新創業人才,這些新產業、新人才是廣州發展的希望所在,也進一步形成了創新創業的氛圍。此外,天河一直以來也有著良好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礎,早些年,天河軟件園的軟件產業發展也是僅次于北京中關村的明星園區。
如今,天河路商圈更是聚集了眾多知名品牌,其繁華程度會讓人想起美國第五大道,為區域內的人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最后,天河區多項經濟發展指標常年位居全市第一,財力雄厚的天河區也為創新創業提供了經濟支持。
更難能可貴的是,眾多創新企業中很多是廣州本土的創新企業,這影響非常重大。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缺的就是這些本土的創新企業,他們具有很好的植根性,與其所在的城市聯系密切,不會說走就走,會常年推動當地經濟的發揮發展。所以,天河本土創新企業的集聚是最根本的競爭優勢。
目前,天河更是在城中村辦起了孵化器、眾創空間。一直以來,城中村的轉型升級都找不到突破口,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一方面有利于盤活閑置物業,特別是對于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來說,土地資源是稀缺資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值得花時間好好探索。
而隨著廣州建設引領型全球城市,其發展進一步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甚至開始以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城市為追趕對象。城市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需要開放的經濟體系,需要全球資源的支持。對此,國際性活動、賽事是招攬全球人才的一個方式,而天河作為廣州的第一經濟大區,來廣州創業的海外團隊自然會首選天河。
未來,天河要進一步發展,在硬件上,還應改善區域內交通,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而在人才上,還需吸引更高層次的創新創業人才,以人才推動區域內創業業態進一步轉型升級。
■樣本
全球英才匯天河
天英匯大賽
打造世界級創客擂臺
“大賽對我們最直接的幫助就是融資。以前融資渠道沒那么多,只能接觸底層看商業計劃書的工作人員,但現在可以接觸更多的投資機構合伙人,有更多話語權。”2017廣州天英匯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獲獎者大倉機器人銷售總監胡昌說,得到大賽認可后,“更有勇氣決定選擇哪個投資機構,而不是被選擇。”
大倉機器人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智能服務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國內頂尖的人工智能研發團隊,已取得國家發明專利近50項。此前公司落戶于東莞松山湖,而通過天英匯大賽,公司將落地珠江新城。
“我們也得到了天河區的政策支持,還幫我們安排了廣州名校的人才進行對接。”胡昌說,企業發展靠人才,廣州在這方面的資源豐厚,“我們接下來就是要把拳頭產品做好,把管廊機器人做到國內最強,然后快速占領市場”。
獲得創投資源對接、落戶天河享受科創政策扶持……這是天英匯大賽獲獎者都會談及的經歷。作為天河區委、區政府精心打造的一個集賽事、人才、資金、載體、傳播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天英匯大賽過去3年已累計吸引5000多個參賽項目,服務10000名以上創業者,打造超過600名超豪華的評審專家和創業導師陣容,促成5億元以上的投資意向,直接支持50余家優勝項目在天河落戶發展。
一批項目已在業界初露鋒芒——選師無憂、高徒教育、阿牛哥移動健康管理平臺、千聊live等優質項目斬獲數千萬融資,黑格智能新一輪估計達5億美金,拉拉米、茉莉媽媽年營收超億元,耐動科技成為環保免充氣輪胎及共享自行車整車解決方案的領跑者,索答科技成為知名的智能家居品牌。
取得如此佳績背后,是天英匯大賽背靠的天河創新生態圈——優質政策供給、平臺供給、服務供給,為創新創業“賦能”。比如,“天英·投資+聯盟”旗下500家創投機構提供上百億元雙創資金支持;天河人才港則打造“一崗一圈”現代人類資源服務集聚區,提供專業精準的人才服務等。
進入2018年,天英匯大賽繼續“升級”,開啟“產業+資本+空間”產融互聯新模式。賽意信息、啟賦資本、眾創五號空間三方簽約,合作成立賽意信息創新孵化中心。整合上市企業、資本機構和孵化器三方資源,打造前沿科技、創新企業、創投資本、雙創載體無縫對接平臺,助力更多創新創業者實現夢想,助力企業轉型升級發展。
■計劃
加快培育世界級
先進產業集群
培育發展現代產業集群。圍繞提升服務功能、發展總部經濟等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定位,做強做大四大主導產業,著力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
積極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國家新聞出版產業(園區)建設,發揮文創產業聯盟作用,重點依托創意帶以及廣氮—奧體片區,大力發展數字內容、創意設計等文化創意產業。
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例超55%,重點服務業企業普遍建立研發機構,推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2.9%。
加快創新平臺建設。深入實施“超級孵化器”戰略,大力推進天河智慧城、廣氮—奧體片區、“互聯網+”小鎮等重點載體建設,加快推進舊園區、舊廠房、村集體物業創意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