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歷史篇章,改革開放這一重大決策如滾滾江水,將國外的技術、科技引進來,也將中國的經濟、文化推向世界。
一大批像南方測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從改革開放初期白手起家,在大浪淘沙中慢慢摸索,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走出國門,在國內和國際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默默無聞到躋身世界前列……南方測繪的發展,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大批優秀民族企業發展的縮影。
從進口到自主制造
改革開放初期,國產的普通水準儀和光學經緯儀已經實現規?;a,但是電子測繪設備純靠進口,價格居高不下。得益于在廣東測繪儀器廠以及進出口公司的工作經歷,馬超看到了電子化測量裝備的市場需求,創辦了南方測繪,主要經銷進口儀器。通過5年的測繪儀器外貿代理,南方測繪積累了原始資金,隨著規模的慢慢擴大,在業界開始嶄露頭角,逐漸有了影響力。
馬超決定,南方測繪要走向全國,甚至萌發了“測繪儀器國產化”的念頭。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沒錢沒人,沒技術沒廠房,一窮二白,憑啥實現測繪儀器國產化?
有了想法后,就要著手實施。偶然的機會,馬超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技術人才,之后輾轉從常州到北京。在這個過程中,電子經緯儀、全站儀、國產測量型GPS、軟件四管齊下。1995年,南方測繪成功推出第一臺國產電子經緯儀、第一臺國產全站儀、第一臺國產測量型GPS,震驚業界。
從一定程度上說,測繪儀器的水平決定了測繪生產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情況,南方測繪的測繪儀器國產化加速推動了國內數字化測圖模式的變革。隨著穩定性大大提高,南方產品得到了用戶的普遍認可,進而在中國開始大量普及。當測量裝備不再是阻礙,國內的測繪事業也飛速發展起來。
走向國際
2003年,盡管體量不大,南方測繪也已是名副其實的國產測繪第一品牌。國產化夢想實現之后,南方測繪再次給自己設立了更加遠大的夢想——國際化夢想。馬超認為,南方要想走向國際舞臺,就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競爭對手的實力并了解國際行業市場的特點,所以他帶隊參加國際展會,到先進的測繪儀器國家學習、觀摩。
那時候,測繪儀器出口國際幾乎沒有現成的路子可以走,而且跨國的營銷工作成本不低,一切都是從零起步。一方面,南方堅持在GIM、PO-SITION、GIS Development、Coordinates等國際行業知名期刊投放廣告,參加世界上所有著名的測繪儀器展,讓南方品牌名字和產品頻繁亮相國際市場,打出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在美國、德國、日本、越南、印度等地開設分公司和辦事處,從陌拜開始,不斷溝通、談判,再到理解和認同,從零開始突破發展海外經銷商。
定期的客戶拜訪、經銷商大會、產品技術推廣培訓,在當地設立辦事處維修中心……隨著十多年來的國際耕耘,南方品牌獲得了良好的知名度和認可度。近幾年,來自各國政府層面的幾百萬乃至上千萬的采購大單頻頻出現,如緬甸農業局、俄羅斯空間局、菲律賓國土局、印尼國土系統、泰國高校及國土系統等。而在2016年,南方測繪更是將北斗CORS技術帶出國門,在老撾承建首個覆蓋老撾全國的北斗CORS系統,推動北斗全面落地老撾和開拓海外綜合應用市場。
而今,南方的儀器已經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由曾經的幾百萬到現在的3個億,份額在不斷增長擴大。上百人的團隊,頻繁奔波于世界的各個角落。南方品牌能沖出亞洲走向世界,行進在國際戰場前沿,這也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有國際品牌走進來,就有像南方這樣的民族品牌走出去,角逐全球市場。
開啟新格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嶄新時代。與此同時,隨著地理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生產和重大工程實施能力的顯著提升,作為基礎性、戰略性資源的測繪地理信息,國家層面也在實施“走出去”戰略。
歷年來,南方的產品和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尤其是近幾年,除傳統常規測量裝備外,無人機航測、移動掃描測量等新技術方面也在不斷革新,推進低成本產業化。在2016年,南方測繪開始提出大地信戰略,總體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升級,測繪裝備的深度國產化和高端測繪裝備的普及推廣;一方面是轉型,做地理信息應用服務,比如精密監測應用、精密測量應用、精準位置服務、虛擬全息應用等,從做測量裝備提供商到地理信息應用提供商。這些在國內應用得風生水起的產品和技術,也相繼走出國門,應用到世界各個角落。尤其是在東南亞、非洲、東歐等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南方產品和技術的推廣,讓他們接觸到了當今行業最新的技術和設備,推動了當地測繪事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40年,南方測繪開拓國際業務10多年,國際化戰略大步推進,除了產品,技術解決方案也在大量輸出。在推動測繪地理信息產品和技術全面落地亞太地區、開拓海外綜合應用市場、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形成了全方位、全區域,多品牌、多層次的“走出去”格局。
(中國測繪報2018年7月20日第一版)